聚焦先行区丨向“绿”而行 探寻高县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的“黑科技”

时间: 2024-05-13 05:57:59 |   作者: 电动叉车

  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。在高县经开区宜宾循环经济产业园内,各种生活垃圾被优化利用,成为新的资源。这条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有着哪些“黑科技”?近日,笔者走进高县经开区,探寻这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“绿色密码”。

  道路整洁、绿植葱茏,走进位于宜宾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海诺尔(宜宾)环保发电有限公司,干净优美的厂区环境,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家专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企业。

  “目前,生产车间共有3条垃圾焚烧处理线吨左右,每日的上网电量能达75万度。”海诺尔(宜宾)环保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金介绍,企业作为宜宾市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,主要负责处理宜宾市全域范围产生的大部分生活垃圾。

  在厂区内的垃圾吊控室,透过玻璃幕墙能够正常的看到,巨大的垃圾仓内各种垃圾堆积如山,一旁的操作台上,工作人员正熟练地操纵着机械抓斗将垃圾倒入投料口,进入炉膛进行焚烧。中控室内的大屏幕上,从垃圾入库到投料燃烧,再到发电机产生电力,各项流程的监控视频和实时指标、数据一目了然。一车车的生活垃圾,在焚烧炉内“浴火重生”,最终转化为电力能源,输送到千家万户,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。

  任金介绍,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燃烧物质,企业通过垃圾焚烧年发电量可达2.8亿度,折算标准煤可节约15万吨,大幅度的降低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,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。

  在紧邻海诺尔公司的宜宾市第三垃圾焚烧环保发电项目施工现场,垃圾焚烧主体建筑和烟囱已拔地而起,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焚烧设备的安装调试,整体项目预计在6月底具备并网发电条件。据介绍,该项目正式投产后,可实现年处理生活垃圾21.9万吨、发电1.3亿度,将有效弥补宜宾市生活垃圾处置的缺口和短板,逐步提升宜宾市垃圾轻量化、资源化和无害化解决能力,将更多的生活垃圾“变废为宝”。

  在宜宾循环经济产业园内,能将垃圾“变废为宝”的企业远不止一家。在宜宾马盛环保有限公司门口,一辆辆满载着餐厨垃圾的车辆正排队驶入厂区,这些餐厨垃圾将在这里被“吃干榨净”成为新的资源。

  “餐厨垃圾运到这里后会先进行预处理,然后再使用先进的生物技术进行分离、烘干、厌氧等多道程序处理,最终转化成沼气、有机肥和生物油脂。”宜宾马盛环保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刘永星介绍,企业一期占地62亩,项目设备满负荷运行下,每年可处理餐厨废弃物7.3万吨、废弃油脂1.08万吨,生产生物燃气(沼气)432万立方米,菌肥、有机肥近4000吨,减量化和资源利用率达到95%以上,通过对餐厨垃圾进行规范化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,实现“变废为宝”。

  据介绍,目前该企业二期项目也在加紧建设,将新增两条生产线,预计在今年年底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,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近一倍产能,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、保护人居环境。

  除了餐厨垃圾可以“变废为宝”,食品类加工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料,同样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,产生新的经济价值。

  在园区内的宜宾泰盛生物年产5万吨蛋白肽项目施工现场,一期生产车间主体建设已完成,工人们正加紧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,预计6月初投入试生产。

  “我们的项目主要以动植物蛋白为原料,经过一系列生产工艺,最终提取到蛋白肽类产品,主要应用于动物饲料当中。”宜宾泰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孙嵇成介绍,肉类公司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边角余料以及酿酒企业产生的酒糟、豆粕、玉米渣等废弃物,都可当作原料从中提取更具价值的新物质,实现废物再利用,价值再提升。目前,一期项目可实现年产2万吨蛋白肽类产品,二期还将新增年产3万吨蛋白肽生产线。项目全面达产后,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。

  近年来,高县从始至终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理念,以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经济稳步的增长新引擎,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,以宜宾循环经济产业园为载体,现已引进生活垃圾焚烧环保发电、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、磷酸铁锂废片梯次利用、绿色建材等10余个循环产业项目,通过扶持重点企业与院校、科研单位合作,不断突破技术创新,在更大范围实现变废为宝、转害为利,推动工业经济低碳、绿色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为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集聚新动能、增添新动力。(陈伟 罗景萍)